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 ) A.缔结军事同盟 B.

2024-05-19 08:50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 ) A.缔结军事同盟 B.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苏关系、中俄关系的不同点。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是同盟互助关系,即互相结盟,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就是结伴而不结盟。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C。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   )    A.缔结军事同盟  B.

2. 中俄关系发展史

对于中苏关系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大致作这样一个小结:
  ——50年代,中苏结盟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对新中国的确立和生存具有关键的意义。苏联诚心帮助了我们。结盟本身表明中国处于被保护的地位,中苏关系是不平等的,1950年的中苏条约也是不平等的;
  ——60年代,从分歧到分裂。分歧从何开始,一般认为是思想意识上的分歧,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家利益的矛盾。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中国首先跳出了两极格局,这是一个创举;
  ——70年代,反帝反修,到反修统一战线。表面上的思想意识分歧,实际上是我国国家安全利益同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之间的对撞;
  ——80年代,关系正常化的十年谈判。中国坚持提出的“三大障碍”问题,是为国家建设创造外部环境的战略考虑。

3. 中俄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早点的我不清楚,我感觉从清朝开始,康熙和沙俄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那时候是平起平坐,清灭不了沙俄,沙俄也灭不了大清。客观说,那时候是因为清没有很强的国力跟沙俄打下去了,才会选择签条约。那时候关系应该是“平起平坐”。
  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沙俄由于彼得大帝的改革勉强迈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那时候中俄关系是交恶,俄国那时一直想瓜分中国。清后期就是勉强不被殖民的苦苦支撑时期,俄就是殖民者。那时的关系,是一半敌人,一半主人,“半敌半主”。
  到1920左右吧,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中国吸收了共产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先辈李大钊主动向俄国学习,列宁同志很乐意帮助我们,我国国情就决定了只有走共产主义道路才能救国。这时候应该是“母子关系”。
  从南昌起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上世纪50、60年代,我们就把苏联当成盟友(共产主义盟友,二战反法西斯盟友),但当时国际苏维埃一直想远程操作中国共产党,但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要坚持自己的革命方针。苏联当时既想帮助我们强大(将来好帮助他牵制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又想控制我们,怕我们太强大超过他们。这时候应该是“兄弟关系”。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苏关系破裂,苏联还想吞并我们。越南战争时期,中国一边打越南,一边防御北方,防止苏联打来。这时候的关系应该是“敌对”关系。
  到1989年5月15号,戈尔巴乔夫访华才结束了敌对关系,这时候中苏关系是“正常化”。但戈尔巴乔夫回国后就成了没有实权的主席,之后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后,苏联的主体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在1991年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确认俄继承苏联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是友好国家。

中俄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 近代社会以来中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今天中俄关系的发展有何借鉴?

一、1840年—1917年,中俄关系总体上趋于恶化。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获取了大量赔款,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1917年—1949年,中俄(苏)关系总体上有所增强。虽然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一度在外交上对苏俄(联)保持敌意,但“十月革命”后中国人“以俄为师”,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援助以及二战中苏联与中国一起浴血奋战等因素使中俄(苏)关系趋于逐步回暖。
三、1949年—1960年,中苏关系全面增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通过“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并在“一五”计划中,获得了苏联的大量援助,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四、1960年—1989年,中苏关系总体上趋于不断恶化,自1960年苏联突然宣布撤走全部援华专家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双方展开了大论战,并在1969年珍宝岛冲突中将这种恶化趋势推向高潮,这也在客观上为推动中美建交提供了条件。
五、1989年至今,中苏(俄)关系稳定发展。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后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借鉴:一、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二、合作产生共赢,对抗两败俱伤。

5. 用历史与未来的角度看待中俄关系发展前景 简洁点 最好在50以内!!!!

1、俄罗斯是一个大陆国家,历史上一直奉行对外扩张的政策,从清朝开始就对中国的领土抱有很大的野心,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强势地对中国边界造成不安。所以,除非中国足够强大,否则,俄国不会放弃对中国的土地要求。中俄关系也不会有好发展。
2、当前,两国的共同利益使两国关系暂时保持稳定。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国进行战略的压缩,东有日本,西有北约,中有高加索、中亚、阿富汗等等,使俄国的生存空间面临挑战,而美国对中国的压制和对能源的需求,也使两国走到了一起。所以从一段时期内,中俄关系是谁也离不开谁。

用历史与未来的角度看待中俄关系发展前景 简洁点 最好在50以内!!!!

6. 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

20世纪初俄国社会动荡不安,战争和革命冲击着庞大的沙皇帝国。“忽喇喇大厦将倾”,一场社会的大变革迫在眉睫。面对严酷的现实,“俄罗斯向何处去?”成为广大知识分子思考和辩论的重大问题,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和各种不同的政治主张纷纷出现,工人阶级革命运动在俄国得到了迅速的开展。

7. 20世纪90年代初期,促使俄罗斯调整其对外政策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首先是内部政治结构的变动,自由主义者登上俄罗斯政治权力宝座。他们一改原先对冷战体制的看法,反思自己的政治文化和外交政策,欧洲大西洋主义泛滥。第二是,国内舆论的西方导向。戈尔巴乔夫在任时,放开舆论控制,推行和平演变策略的西方趁机在苏联扶植亲西方的媒体舆论。第三是苏联民众饱受斯大林体制的弊病,渴望改变现状,当时可选的模式只有西方和苏联模式,于是就走向了西方的发展道路。在外交上也开始亲近西方。还有一点是为了获得西方的贷款援助,当时进行休克式改革的俄罗斯国内通货膨胀严重,国家经济危机重重,几近破产,为了维持国家的生存和政权的保存,叶利钦依赖西方的援助。虽然这种战略选择日后证明并不明智,但也是当时的无奈之举,无可指责。94年后,就开始调整对外政策,实行东西方并重的新外交政策。

20世纪90年代初期,促使俄罗斯调整其对外政策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8. 俄国19世纪最后十年的转型表现在哪里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的农奴制。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的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物品抵押债务。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